何子渊“积学通方,戊戌后,鼓吹新学尤力”。1885年,创办石马(宇)雨南洞小学;1888年,创办同仁学校;1903年与丘逢甲、萧惠长等先贤创办兴民学堂,首任学监;1904年,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
黄兴嫡孙黄绍强特为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题辞
任董事会主席;1906年,与萧惠长等人创办兴宁县立中学(兴宁一中),是中国第一批示范性高中兴宁市第一中学、粤东名校兴民中学和石马中心小学的创始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梅州文化教育界先驱、兴宁新学的开拓者。
何子渊的母亲陈太夫人,十三岁怀孕时曾隐讳地问她家婆“十三两的鸡会不会下蛋?”,家婆不解其意,顺口回答:“讲鬼话,十三两的鸡怎么下蛋?”,羞得陈太夫人满脸通红,掉头就走。不久,长子子渊便呱呱堕地。从此,一发不休,陈太夫人接连产下11个女儿,7个男孩。人文鼎盛,闻名州里。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接见何子渊后裔代表
1920年代初,担任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咨议的子渊先生到广州越秀山麓的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找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汇报工作,中山先生因公务繁忙不便久陪,便安排于佑任陪伴,先生听了下属的汇报,对陈太夫人的“好命”感到非常惊奇,顺口吟出了一副脍炙人口的长联。当何子渊离穗返乡之时,中山先生特地授意于佑任“给子渊公作一副春联带回去…”以示庆贺:
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
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
此联至今仍悬挂在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上堂。2009年9月10日,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秘书长潘莎莎、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属联谊会会长蔡醒民等省市领导同志特为“何子渊诞辰145周年暨何子渊故居挂牌揭幕庆典”剪彩。

- 家乡风采
- 您的位置:商会首页 > 家乡风采
何子渊-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合水革命烈士纪念碑
合水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兴宁市合水镇合水水库主坝西岸山岭,建于1959年,坐北向南,碑身用混凝土和石块砌成,碑高30余米,碑身四方形,基座边长20米,建筑占地面积436.3平方米.....
兴宁古城墙
兴宁古城墙位于兴宁市兴田街道办兴城市区中心,包括迎薰门、拱辰门及古城墙。迎薰门,坐北向南,建筑结构为二重拱门,建筑占地面积396平方米。拱形首门阔3.5米,高2.8米,拱形重门阔2.5米....
客家人礼仪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